早就想写这篇东西了(从这个 blog 建立的第一天开始),一直赖着没写(我是懒人…),现在终于写了出来,实在是太长了,如果有新的发现或者思路,可能还会不断的改。


这个故事要从猫扑说起。2000 年底 Mop 建立猫扑的时候,是把它作为双重功用的社区看待的:一方面是个搜集 TV Game 资料的信息库,另一方面也是 TV Game 同好灌水撒野的地方。Mop 在建立这个社区的时候给自己定下了几个重要的准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允许网民们自由的发言,这也就是最早“大杂烩”的来历,由于早期的到访者大多是朋友,有着类似的经历和爱好,基本上就像一个大家庭,虽然话题渐渐的五花八门,但是内中自有着天然的和谐。

随后就是 BT 这个词的诞生。大杂烩有了一两个家伙,开始在 TV Game 以外的领域为大杂烩赢得名声了。靠着 Internet 令人惊异的传播力,最初几个经典的 BT 贴广为传播,被N多站点转载(其中包括著名的《手机掉到马桶里》、《性感市场营销》等),那种颠覆性的跳跃式想象力立刻得到了年轻人们的认同——很酷、很好玩,这两个因素基本上是大部分人上网追求的感受。于是,用户蜂拥而至,内容一下子离散了,猫扑的大杂烩不得不从原来的以游戏为主题的论坛中独立出来,成了功能完全不一样的一个社区——名副其实的大杂烩,这里有新闻、心情、原创文学、游戏、网上约会——所有你想得到的内容,同时在线人数从初期的几十发展到几百,进而几千。海量的在线人数和发贴数量直接导致了汪洋大海般的水贴,淹没了任何有点意义的内容。这个阶段的猫扑成了 Mop 本人的痛苦,他既不能放弃原来自己“自由的发言”的原则,又无法接受漫天毫无意义的水贴,希望利用各种规则来提高非水贴的数量和位置,但是效果都不明显……也许目前还是这个状态,但是我已经很少去了,不知道有什么新的发展。

其实这个实例不是偶然的,在世界上还有另外一个同样热门的站点,有着惊人类似的缘起和经历,那就是 Slashdot。这个来自美国密执安州的一个叫 Holland 的小城的站点被视为颠覆传统媒体的发源地,它由年轻的 Linux 软件爱好者 Rob “CmdrTaco” Malda 创办,本意也是个信息仓库——不过 Malda 感兴趣的是 Linux,然后跟猫扑一样,逐渐演变成为网络技术人员的 “快乐大本营”,其中集结了大量的技术内容和技术讨论。但是这里也许就是事情的关键——Slashdot 的主体是 IT 从业人员,其中尤其不乏思维敏捷创造力超群的天才(Malda 本人就是其中最出色的之一),它很快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发布和管理模式:一种完全 DIY 的模式,网民自己把自己看到的最新最有趣的东西发出来,附上源信息的链接,如果把它看作一个虚拟的出版社(这个比喻最早是 Malda 自己提出的,就凭这一点,他的社会学头脑就跟 Mop 不是一个档次的),那么,这家出版物的读者每天向编辑部提供多达 400 个超链接、新闻线索、创意和完整的新闻报道,但并不从该出版物领取一分钱,而且这些报道全都是“第一手”的,没有可恶的新闻中介(记者)和审查官。

Malda 建立了由自己信任的好友组成的编辑部,经过仔细筛选,编辑部挑出 5 到 10 个可能引起读者最大兴趣的题目,然后加上一段很短的提要,并附带一个指向信息源的链接,发布到网站的首页(headlines)。如果是原创性的文章,编辑部也会在文章前面加上内容提要,再用一个链接指向单独的网页。这样刊出之后,凭借数以千计的在线读者,很快会有成百上千或长或短的评论、指责、咒骂、更正、插科打诨和旁批蜂拥而至。Malda 坚信人们有权利匿名发表他们的看法,因而所有不想在网刊上暴露他们身份的读者都可以使用一个笔名投稿,这个笔名叫做“无名的懦夫(Anonymous Coward)”

现在和猫扑类似的问题出现了,就像 Slashdot 建立初期就有的专业新闻工作者所预言的:“这些东西都是垃圾。这样做并不是在观察报道网络的混乱,而是在复制混乱。读者是无法处理这些芜杂的信息的,所以公众才会需要我们这样的人——为的是过滤噪音。” Malda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这里的思路是非常伟大而又优雅精致的。

首先,Malda 和他精干的编辑人员坚信,公众依赖媒体“守门人” (gatekeeper)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 Malda 也清楚地知道,完全缺少过滤会造成致命的后果。一个网站让读者自由发表意见的名声越大,它也越有可能被其高知名度所摧毁——除了猫扑,更有国际影响的是 Amazon 提供的有力例证,它允许读者自由上传书评,最后发现书评数量的增长与质量的提高呈现强烈的反差。同样的,在 Slashdot 网站上,由“无名的懦夫”们所发出的聒噪足以淹没任何理性的声音。Malda 曾经公开的感慨,读者人力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脑力的增加,更不会带来信息价值的提升。

Slashdot 处于被 spam、flame war、以及离题万里的奇谈怪论所埋葬的危险之中,但是摆脱困境的办法不是删除这些东西—— Slashdot 的读者们极其厌恶由一个“上帝”对多样化的声音加以甄别的做法,假如 Malda ——或者他的代理人——以新闻检察官的身份出现,就会毁掉这个由他一手创办的网上社区。作为一个技术天才(不夸张的说),Malda 很自然地设想——是否能用某种软件上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也许就是最早的社会性软件的概念——用软件来代替某种社会角色完成一个大范围的社会活动。

这个思考的结果是他发展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允许 25 位最受信任的用户对刊发稿加以系统评估,授予那些持续受到好评的用户“主持人”身份。每过半小时,计算机会检查所有的帖子,并给当时在线的读者打分。在任一时间内,都会有 300 到 500 名读者积攒到足够的分数,并经随机筛选成为主持人。主持人本身也可以获取一定的分数分配,这使得他们有权力对一定数量的帖子加以评论。他们可以在三天内用完他们的所有得分,过期则作废。

这样创造出了一个自我运行的系统——在传统的新闻采集过程中,记者和编辑试图搞清楚外界发生的事实,然后和专家的意见进行平衡,再用一些简略的引语把事实表述出来,Slashdot 基本上做的是同样的事情,只不过专家的意见占主导地位,引语完整无缺,整个新闻机构以极快的速度和极低的成本保持运行——其灵魂人物不再是总编,而是总编码师。

刘钢在博客中国发表的文章中将这种机制用社会学的概念描述为:“Slashdot 的核心原则就是‘无审查’:任何人对这里发表的文章均可以受到不同方式的评论。Slashdot 的规则(尽管它不这样叫)对处理个人与组群之间的紧张只规定三种机制:①协调机制,一种召集背景身份比较好的成员参加仲裁的方式,他们的职能是根据帖子的质量进行排序;②超协调机制,核查协调成员是否存在偏见或不公,一种‘谁监督监督人’问题的解决方案;③决定人个人行为总和的方式,通过它来确定某个成员是否有好的背景。这三条政治学的概念使得 Slashdot 能够成功的得以运行。”

由于某种原因,Malda 在2001年把 Slashdot 卖给了 Linux 企业级解决方案厂商,拥有开源信息集团 OSDNVA Software Corporation。有了充足的资金来建立良好服务渠道的 Slashdot 造就了 “Slashdot 效应”:当它在网站上刊出一个新的指向另一家网站上某篇文章的链接的时候,那家网站的服务器会立刻遭到 Slashdot 狂热读者暴风骤雨般的点击。

我一直觉得,这里面的技术含量没话说,但是核心还是观念。Malda 敏锐的重塑了传统媒体的“采、编、审、发”流程,找到了被广泛认同的最大自由度的“规则”(规则往往就是限制的同义词,所以越多越复杂的规则认同度越低)。另一方面,高认同度的规则稳定了足够数量的“信息来源”,读者自己发新闻、修正和补充、汇编相关内容,经常新闻都是从当事人或者最接近当事人的人发布出来的,其真实性、时效性远胜传统媒体。最后,Slashdot 把超链接发挥到了极致,一段精练的文字加上几个精心挑选的超链接,一下建立起了比传统媒体丰富无数倍的内容和难以比拟的表现力。所以我把 Slashdot 的成功总结为三点:light(but efficient) rules、DIY 和 hyperlink。

有一样东西同样基于这三个特点,紧随 Slashdot 之后迅速的发展、壮大——这就是 weblog。weblog 貌似个人版在线论坛,但是最早的出发点跟交互式的论坛完全不同,它是为了让用户可以在看网站时记录下随兴的感想,所以它最早的形式是:一个源页面的链接,几句感想或者注释——今天,深谙 blog 出身和真髓的老鸟也大多是以这种方式使用着 blog(当然,把 blog 当作心情日记甚至流水帐的人也是很多的啦,这个没有对不对的,技术以人为本,你高兴就好)。

随着加入 blogger 群的人越来越多,blog 本身也成了一种文化,甚至成了一派新的软件(social software),这个要说清楚可不容易,绝对是另一篇文章了,我们现在回到我们的主旨——出版。如果说 Slashdot 是个虚拟的出版社,blog 就是一个个小的个人出版作坊,Slashdot 海纳百川,个人作坊不可能提供可比拟的信息量,谁会订阅一份不知道几时攒齐足够文章出一期刊也不知道内容是不是对自己胃口的杂志呢?

若干年前,M$ 猛吹他的“推”信息和频道描述文件(CDF)的时候我完全不能理解其价值何在(而且深深的为它强加到我桌面上的那些垃圾所困扰),有了 blog 之后这个价值就容易理解多了——个人作坊们需要联合起来,提供一种方便的机制让读者可以简单快速的浏览内容摘要,然后选择感兴趣的东西详细阅读。既然个人作坊们可以这样干,大的信息提供者当然更要这么干,于是就有了信息提供者(无论大小)的标准化目录格式,这就是 W3C 的 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RDF) 以及由 purl.org(purl 代表 Persistent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在此基础上实现的 RDF Site Summary(RSS) 协议,要把自己的内容目录发表在 Internet 上的内容提供者只要按这个格式生成文件,就能保证想使用它的系统能够看的懂。简单的说,RSS 就是一种附加了说明的增强版超链接,你可以很容易的知道这个链接指向网页的标题、内容摘要、发布时间、作者、主题、分类等信息。

进而,产生了专门阅读这种摘要的软件,统称 RSS Feed Reader,由于这种软件(FeedDemon 是公认的其中佼佼者)通常允许同时登记 N 个站点的 RSS 然后快速浏览,甚至自动生成一组 RSS 内容的组合视图,就好像自动把各个报纸杂志中你最感兴趣的内容集合到一起,再按你喜欢的字体、颜色、版式为你订做出一份完全个性化的报纸给你——真爽!——所以这种软件也被称为 News Aggregator。这样你可以不必登录一个又一个网站,从五颜六色的广告和其他干扰中为了找到你感兴趣的一点点东西费劲,你只要下载一个个精练的 RSS 文件(优秀的内容提供者往往会按照主题和分类提供不同的 RSS 供你选择),然后阅读为你定制好的报纸头版,然后点击你感兴趣的摘要就能进入为你带来报导的原站点,并通过超链接跟踪到一大堆相关的信息,世界真是美好,不是吗?

好的技术往往是这样的:技术实现简明易懂,但却拥有几乎无限的应用可能,RSS 就是最佳实例。RSS 在后台可以和几乎所有的内容提供者整合——只要按这个简明的标准生成 RSS 文件,立刻可以变成一个合格的 RSS 提供者,在前台 RSS 可以被多种多样的方式展现出来:网页、RSS Reader,可以运行于多种多样的终端:PC、PDA 等等。内容可以直接送给用户,让用户自己来组合,也可以交由专门进行内容汇编服务的 broker,由 broker 来专门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内容、内容的自动分类、多种的发行订阅方式等增值服务——我称之为内容集成(Content Integration)。这种应用模式能够在强调内容提供者专业性的同时,给用户更多的选择,更个性化的体验,也为内容服务的市场细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基础。

现在,我必须要对每一位耐着性子看到这里的读者致以 2^N 万分的敬意,自从完成了大学毕业论文以后我从来没写过这么长的东西,您现在可以站起来,离开电脑,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如果有多余的脑细胞,可以最后看一眼这些摘要:
1、Internet 难以想象的网页数量、在线人数和超链接机制造就了新闻采编的全新模式。
2、这种模式下,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专业性等传统难题让位于信息的筛选。
3、Slashdot 在它的用户群中建立了完善的筛选机制,所以成为了新式新闻出版的领跑者。
4、大量 Blog 的出现和 RSS 技术使得信息获取的渠道得以进一步扩展到每一个读者自己,同时没有牺牲任何简单性和个性化。
5、RSS 作为对经典超链接技术的有力增强,催生了内容集成和信息代理(broker),开始引导内容服务市场的细分,从而带给最终用户更准确的信息访问和更优质的内容服务。
6、所有这些机制完全改写了传统出版的每个关键工作流,必将取代后者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流方式。